当前位置:首页 > 名师风采

南昌大学2022年度“十大教学标兵”

教学事迹与心得

现实社会中,我们在竭尽全力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的时候助其成才,却发现有的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,没有了前面的健康 1,后面一切都归为了零。我从教12年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,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(所教授学生已超 13000 多人),因为这门课有关生命与成长,它犹如“定盘星”和“阻尼器”,直接关系到人才产品是否合格,授课中,我一直反思“教育的本质是什么?”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”,答案无疑是:培养心理健康,人格健全的人。这让我不敢懈怠,殚精竭虑,积极投入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,参 与学生成长的事业中,把培养学生自尊自信,理性平和的心理品质,积极向上的健康人 格作为我的人生目标,课上宣讲心理健康知识,课下心理咨询,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学 生走出心理沼泽,获得成长,可以说我的工作平凡无奇,没有鲜花与掌声,但生命的故 事再卑微也值得尊重,助人的生涯再平凡也值得追求,我愿意安贫乐道,孜孜以求,风雨无阻,笃定前行。

作为一名教师,我对自己的要求是:一要有敬业精神,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,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,要因材施教,对学生要倍加关爱,要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地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,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的每一个闪光点,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爱,增强自信,更好的成才;二要紧扣“立德树人”中心任务,“立德树人”是教育的核心任 务,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,孟子曾经说过“教者必以正”,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,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,我们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教学观都会通过一 言一行传达给学生,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教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、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,以友善的态度支持学生;三要有好的教学理念,我认为学生掌握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原理,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心理健康了,他们需要在学习中体验,在体验中感悟,在感悟中提升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,因此,我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,多采用体验式教学,即“感知——分享——感悟——践行” 模式,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,活跃了课堂气氛,又能让学生在这些活动、讨论中得以学习、成长,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,几乎每学期最后一次课结束时都有学生表示“时间过得太快了,遗憾心理课就结束了”、“很希望心理课一直上下去”、“通过心 理科课,收获很大,成长了不少”,这是我们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!

在教学中,我忠城于党的教育事业,认真准备每一堂课。2022 年获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大赛(含教学竞赛)一等奖,2021 年获全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活动一等奖,被评为 2021-2022 学年南昌大学“优秀本科生班级导师”,2022 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南昌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,2021 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南昌大学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奖,2021 年获南 昌大学“授课质量优秀奖”,2013 年获南昌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。

在日常教学之外,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、理论研究等各项工作。近年来,主持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 项,江西省“十二五”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 项,江西省“十 三五”教育科学重点课题 1 项、江西省人文高校课题 2 项,并以第二排名参与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、全国教育规划青年项目各 1 项,以第二或第三排名参与多项省 级科研项目。参与撰写著作 3本,参与编写教材 1 部。以第一作者发表 10 余篇学术论文。 2019 年获“江西省高校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”,2021 年获南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 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,2018 年获批南昌大学“赣江青年学者”,获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 会与优秀心理咨询案例评比二等奖、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年会暨第二届行业大会优秀 论文奖。2022 年疫情期间,设计师生情绪压力自测量表,为学校提供数据分析,决策参考,参与心理疏导,危机干预,避免学生意外事件,撰写疫情期间危机个案会商案例,入选教育部项目,获学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。